证券公司配资
(记者陈晓晟)近来,中国电信量子业务又有好消息传出。刚刚在成都落幕的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上,中国电信首创国际重大赛事量子防护体系,通过“QKD+PQC+国密算法”三重防护为世运会网络加载量子安全应用,同时打造全球首条重大赛事量子OTN专线服务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最新发布的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,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.1%。财报还指出,公司持续优化“量子+”产品能力供给,赋能千行百业,保持量子产业市场领军地位。量子业务应用范围和业务收入双双取得突破,突显中国电信勇当量子产业“国家队”的担当。
中国电信“量子+”成果丰硕
依托量子安全基础设施能力底座,中国电信开展“量子+”行动,融入客户场景需求,推出“量子+通话”“量子+云网”“量子+平台”等一系列量子产品,形成覆盖政务、金融、能源、交通等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重点领域的量子安全解决方案。
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加密办公应用——量子密信,于2025年7月成功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“铸基计划”的软件平台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完备性评测,成为该评测启动以来首个获此认证的办公即时通讯产品。目前量子密信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政务、公安、军队等单位,支撑政府公文传输、金融交易等场景。
在个人通信领域,中国电信的“量子密话”服务依托量子密钥分发技术,为用户的通话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用户只需将普通SIM卡更换为量子SIM卡,并下载配套的“量子密信”APP,即可享受端到端的加密通信服务,极大地提升了个人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。
行业应用方面,由中电信量子集团承建的合肥量子城域网,已成功为近500家党政机关以及基层单位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。中国电信推出融合量子加密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化印控等技术的“量子云印章”产品,已经在政务审批、乡村治理、财务审计、企业流程管理等场景中推广使用。
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功不可没
在中国电信“量子+”成果丰硕的背后,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功不可没。
在量子计算领域,中国电信发布具有全球首个“量子优越性”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——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,目前平台访问量已突破3000万,涵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的用户,提交的实验任务数超过160万次,入选“2024央企十大国之重器”、国务院国资委十大国有企业数字技术成果。目前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,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化学、气象预测等领域开展实际应用。
依托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,中国电信已成功打造覆盖整机交付运营、云平台服务、教研体系化及学科建设、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量子计算产品体系,在算力建设、算力调度、软硬件服务、商业应用探索四大领域均实现领先。
为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产业与科研深度融合,中国电信发起天衍·量子计算科研创新激励计划。该计划面向科研机构及开发者开放量子计算机算力资源,用于支撑课题与论文研究、算法与应用研发及学术活动举办,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,加速量子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,为我国量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。
强强联手未来可期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中国电信牵头组建并不断壮大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,集聚中央企业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、头部量子企业等优势力量,发力量子科技领域,同时带动通信设备、保密安全、密码算法、移动办公等领域头部企业在量子方向的研发和产业布局,建优建强量子产业生态,打造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“主力军”。中国电信连续四年联合主办量子产业大会,2024年升格为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,首次通过展会形式集中展示了量子领域的最新科技和产业成果,成为全国量子领域技术交流、开放合作、成果展示的重要桥梁。
中国电信还积极参与标准研究工作,牵头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,在关键技术方面开展量子密钥分发与经典光通信的信道融合研究,构建“量子密钥+国密算法”的“量子密码体系”,为量子通信产业的规范化、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。
此外证券公司配资,在量子教育信息学科建设方面,与中科大等高校联合打造量子计算教育体系,具备教学、教研等一体化服务能力,与江苏、湖北、湖南等多地高校开展体系化合作,推动量子计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